作为昔日中国家具业的龙头,红星美凯龙的商业规模曾达到两千多亿,其创始人更是在2020年凭借430亿的个人资产跃升至“中国家具首富”,创造了一个无人能及的商业神话。
但在如今,红星美凯龙的营收却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光是在2023年就亏损了271亿,累计负债高达325亿,被七家法院起诉排队要账,从神坛跌落的车建新只能无奈申请破产。
在常州,很多人都久仰车建新的大名,甚至一些商人把车建新当做自己的偶像,只因他白手起家的发家史实在太过励志。
1966年,车建新出生在常州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中,没有一点背景的他,在16岁就开始离开家闯荡,刚开始他在一个工地上给人做饭,后来感觉自己不适合颠勺,于是便转行做了木工。
为了能够让师傅丝毫没有保留的传授给他技艺,车建新在吃饭时主动帮师傅打饭,下班后还会把师傅的脏衣服带回去洗,甚至遇到师傅家里农忙,还会主动帮忙收麦子,因为很有眼色,让他成为了师傅眼中最宠爱的徒弟。
20岁时,车建新已凭借出色的木工活带出来了五个徒弟,也算是出了师,眼看自己的名气越来越旺,车建新便想自己单干,于是拿着借来的600元钱开了一家手工作坊。
在工作之余,车建新还十分喜欢读书,车上、睡前、休息时间他都会读一会书,曾辍学闯荡社会的他在之后说过这样一句话:
“一个大学生三年不读书,就会沦为小学生;而一个小学生只要坚持学习,就能成为大学生。
1987年,车建新在常州成立了青龙木器厂,随着生意越做越大,车建新很快就积累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100万,但小有所成的他却没有贪图享乐,趁热打铁跑去江苏投资100万成立了红星家具城,这也是后来红星美凯龙的前身。
因为当时中国家居市场一片蓝海,车建新因为物美价廉的产品很快就打入了消费者市场,迅速形成了品牌效应,在短短几年内,红星家具城的开了20多家连锁店,年营收破亿元大关。
随后,为了让自己“家具连锁”的理念在全国打响名号,车建新开始不断扩张自己的商业帝国,2000年车建新在上海成立了第一家红星美凯龙家具商场,获得了众多购买的人的喜爱,紧接又入军全国多个省市。
到2016年底时,红星美凯龙在全国已经有了200多家门店,成为了全国首屈一指的家具巨鳄,但此时的车建新,却萌生出了更大的野心。
虽然红星美凯龙的商业经济价值不断的提高,但如果想光靠售卖家具突破千亿,无异于是天方夜谭,于是车建新开始尝试延长产业链,进军当红的房地产产业。
在2018年,已经红了眼的车建新斥资1800亿买了20块地皮,大肆开发集售卖家具、百货和住宅为一体的商业区,彼时的他以为房地产前景一片广阔,也笃定自己的决断,但谁知很快现实就给了他当头一棒。
刚开始车建新凭借着红星美凯龙的名气和运营,确实在房地产行业尝到了甜头,但很快房地产就在2020年遇冷,但车建新始终认为房地产还会回暖,甚至变本加厉的扩张产业。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2021年疫情又不期而至,导致房地产和家具行业双双下滑,车建新瞬间察觉到了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开始尝试自救。
2021年,车建新把167亿股权打3.4折贱卖,相当于不到47亿元,但这些对于庞大的资金漏洞无疑是杯水车薪。
无奈之下,他只好将自己的持有的红星美凯龙三成股份卖给了实际控股人是厦门市国资委的建发股份,交给了厦门市政府接手,退居于二股东。
根据2023年红星的审计报告显示,光是在2023年间,红星控股就整整亏损了271.85亿元,合计负债高达325亿,已达到了资不抵债的地步。
在2024年,红星控股又新添五位被执行人,总执行金额高达20多亿,光是公司冻结的资产就高达4800万元,被7家法院起诉讨债。
在经历了疫情的洗礼后,红星美凯龙早已不复往日的辉煌,多地已经门可罗雀,濒临闭店,很多家具商纷纷另寻出路,昔日人满为患的家具城,如今只剩下一片凄凉。
在2023年初,车建新曾在红星美凯龙的目标责任大会上携高层反思“为何会走到这一步”,说到底还是步子迈的太大,根本就没有预料到不可控的风险降临,所以才会在短短四年,从全国家具龙头的宝座跌落,变得负债累累。
而之所以厦门市国资委愿意为红星美凯龙救市,也是看上了这个品牌的的自营商场和地产,但如今房地产却不断在缩水,建发股份能否带着红星美凯龙再次腾飞,还未成定数。
车建新从白手起家到常州首富,再到最后资不抵债,只能说有时候眼光放的太过长远,反而会因为眼前的不可预料的变故被翻盘,所以我们不论在做投资还是各种决定时,一定要给自己留一条可控的后路,以此来降低失败的成本和风险,毕竟孤注一掷获得成功的人,往往都是少数。